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与会嘉宾围绕“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展开研讨交流。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马培华致辞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原常务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马培华在致辞中指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影响我国产教融合的主要问题:一是系统合理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已出台相关政策大多是从宏观层面提出指导意见,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相对缺乏;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未能有效匹配,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三是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四是相关行业组织发育不足,作用不够彰显。对如何进一步做好产教融合工作,马培华建议:一是要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二是要激发活力,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尽快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标准和评价办法,出台“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通过提供普惠性、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提高产教融合政策的覆盖面,形成“先行者先受益”的政策激励效果,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内驱动力;三是要对接需求,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将标准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由教育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及开发国家规划教材等,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四是要打造平台,拓宽产教供需对接渠道。要积极发挥政府主渠道作用,举办校企合作综合对接会或行业对接会,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建立各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和相关增值服务,补上产教融合信息不对称的短板。
同时马培华提出,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职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开展无人机产教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是职业院校的骄傲,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成果,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跟北京智慧亚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将各自的一部分资源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成立北科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共同培养无人机技术人才,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致辞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国家公务员局原副局长杨春光在致辞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北科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依托以钟山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北清无人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优秀师资资源,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是一次有益尝试。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在发言中表示,在延庆设立无人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初心,既是服务冬奥,更是提振延庆经济。北清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近一年,科技创新成果斐然,既有过去若干年团队成员的厚积薄发,也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将这些宝贵的亟需应用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成服务冬奥会的产品和服务,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开放灵活的学历教育和“延庆区大培训”等专项,为退役士兵、转岗人员、周边农民、在校学生提供无人机应用专业的学习和应用技能培训,将为无人机产业在延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为做好冬奥会的各项保障服务奠定良好基础,北清无人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顾问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建设、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发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发言中介绍,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是我国有关产教融合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完善顶层设计,搭建“四位一体”的工作架构。《意见》将产教融合从最初的职业教育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的国家战略。我们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同时,提出了建设职业教育的“双高”计划,其中重点就是落实产教融合的战略目标。无人机应用技术属于人工智能新技术领域,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次研讨会把北京市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与冬奥会科技创新,技防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和北京市延庆区高精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探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符合国家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政策支持导向。
延庆区副区长罗瀛发言
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瀛在发言中表示,在延庆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的聚集至关重要,人才与产业紧密融合、相生相长。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的成立将为延庆无人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启迪之星加速器和北清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探索掣肘延庆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破题之法,全力支持产教融合落户延庆并得到各界的肯定和广泛参与。延庆区会高度重视无人机产教融合项目,落实好国办〔2019〕04号文,以产教融合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支持办好北科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在国家应急管理部和中国联通的指导下,以北科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为依托,做好冬奥会无人机应用人才储备工作。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孟奎发言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孟奎首先对各位领导和嘉宾来到北科院美丽的八达岭校区表示热烈真诚的欢迎。同时阐明了会议的两个主题:一个是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一个是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的首次亮相。
接着就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难点、焦点和痛点问题,用生动的实例阐述了自己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是产业和行业需要,谈产教融合要把握他的逻辑起点。2017中国行业分类标准中共涉及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0个小类,是联合国行业分类当中最多的。枭龙号焊接所需的新技术支撑,淘宝、京东作为电子商务行业所涉及的支付与财流、信息流与物流,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加持”,凡此种种,都改变了传统意义上360行的本质与外延、样态与结构。其裂变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着,并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中国也正在从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向智造业演进,随着新技术的演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序量、质量和数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是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的新话题、新课题,必须要正确面对“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问题。第二,产教融合的焦点在于“融”。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利益诉求链。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赢和多赢,能否帮助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带来利润和价值,是高校进行校企融合的关键所在,怎样实现学校和企业、学校和产业的利益共赢和多赢,关键就是“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做到利益相通、价值观相符,双方能做到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利益诉求中达到均衡,价值观一致,才能实现行动上的同频共振,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才能达到真正的“融合”。第三,产教融合如何服务于地方需要。地方需要是产教融合的纽带,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今天成立北科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服务于延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延庆区无人机产业需要才是双方合作的真正纽带和基础,是我们建立面向高端、面向实际需求、面向国际化,实现利益相通、价值观一致、同频共振,最后达到责任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和谐发展关系的前提。也是今天会议的核心要义。
最后他表示,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将在办学和深化改革中 ,在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中,充分发挥带动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集聚人才资源、牵引产业升级能力,希望和更多的企业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新高度,创出产教融合的新效益。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研讨会”上,大家共同见证了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揭牌和产教融合签约仪式。会上,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还与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大培训框架合作协议,与中兴智联签订国家北斗应用人才培养协议、与北京联通签订基于 5G 技术的无人机应用开发及专项人才培养协议、与航天微电签订空气质量无人机航测及人员管理培训协议、与中国银行延庆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签订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在线教学培训协议、与欧美亚教育联盟签订无人机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与坤榑科技签订无人机市场开发及专项人才培养协议。
接着就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难点、焦点和痛点问题,用生动的实例阐述了自己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是产业和行业需要,谈产教融合要把握他的逻辑起点。2017中国行业分类标准中共涉及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0个小类,是联合国行业分类当中最多的。枭龙号焊接所需的新技术支撑,淘宝、京东作为电子商务行业所涉及的支付与财流、信息流与物流,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加持”,凡此种种,都改变了传统意义上360行的本质与外延、样态与结构。其裂变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着,并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中国也正在从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向智造业演进,随着新技术的演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序量、质量和数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是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的新话题、新课题,必须要正确面对“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问题。第二,产教融合的焦点在于“融”。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利益诉求链。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赢和多赢,能否帮助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带来利润和价值,是高校进行校企融合的关键所在,怎样实现学校和企业、学校和产业的利益共赢和多赢,关键就是“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做到利益相通、价值观相符,双方能做到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利益诉求中达到均衡,价值观一致,才能实现行动上的同频共振,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才能达到真正的“融合”。第三,产教融合如何服务于地方需要。地方需要是产教融合的纽带,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今天成立北科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服务于延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延庆区无人机产业需要才是双方合作的真正纽带和基础,是我们建立面向高端、面向实际需求、面向国际化,实现利益相通、价值观一致、同频共振,最后达到责任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和谐发展关系的前提。也是今天会议的核心要义。
最后他表示,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将在办学和深化改革中 ,在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中,充分发挥带动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集聚人才资源、牵引产业升级能力,希望和更多的企业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新高度,创出产教融合的新效益。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研讨会”上,大家共同见证了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智慧亚欧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揭牌和产教融合签约仪式。会上,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还与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大培训框架合作协议,与中兴智联签订国家北斗应用人才培养协议、与北京联通签订基于 5G 技术的无人机应用开发及专项人才培养协议、与航天微电签订空气质量无人机航测及人员管理培训协议、与中国银行延庆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签订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在线教学培训协议、与欧美亚教育联盟签订无人机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与坤榑科技签订无人机市场开发及专项人才培养协议。
论坛结束后,嘉宾和学院负责人还共同观看了无人机静态展示和飞机飞行展示。
此次研讨会有国家相关部委、高校、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相关负责人,延庆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新经济工作委员会、创新驱动助力行动办公室、北清无人机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协办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以及来自全国五十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代表和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拓展产教融合新布局,凝心聚力,不忘“党建引领”“育人报国”的初心,勇担“北京需要、产教融合、质量特色、精专发展”的使命,走出一条“面向高端、面向国际、面向质量”的新型产教融合之路。
编辑:罗兴莲 摄影:林华良 审核:观茜文